今年以來,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台灣科技產業似已見到春天,過去被視為四大慘業的DRAM、面板、太陽能、LED也都出現翻身契機。然而,上周四巴克萊資本證券發表以「中國,你好;台灣,再見?」(Hello China;Goodbye Taiwan?)為題的產業深度報告,直指台灣科技業面臨中國大陸業者強力競爭,可能面臨代工、品牌「雙輸」的重大危機。巴克萊的警告有如醍醐灌頂,台灣科技業要如何走出長期困境,是政府和業者須共同省思的關鍵課題。
- Jul 02 Wed 2014 02:30
台灣科技業絕不能說Goodbye
- Jul 02 Wed 2014 02:28
我不少企業家「別人家的工程院士」
中研院首屆工程院士將於兩年後選出,且可望選出在工程領域表現傑出的企業家。但其實台灣幾位業界知名人士,早已是「別人家的工程院士」,例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和鈺創科技董事長盧超群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則是俄羅斯國際工程院院士。
- Jul 02 Wed 2014 02:26
唯「創作」可豐富流行音樂長河
一年一度的流行音樂盛會金曲獎,昨天的頒獎結果,一言以蔽之,就是「創作型歌手」大獲全勝。借用今年歌后戴佩妮的得獎專輯《純屬意外》來開個玩笑,「噢不,得獎者絕非純屬意外」,其實透露了一些訊息。
- Jul 02 Wed 2014 02:24
埔里米粉改名「水粉」 業者不擔心
配合新制上路,知名的埔里米粉最近也改名為「水粉」;不少遊客來到埔里鎮購買當地特產埔里米粉,看到包裝上寫著「埔里水粉」時,臉上充滿問號,顯得有些遲疑。
- Jul 02 Wed 2014 02:22
下場吧 不當運動門外漢
暑假返校巧遇畢業校友,提及與男友發生於運動餐廳的糗事,不禁讓我啞然失笑。看到支持的球隊進球而興奮鼓掌,卻感覺所有人怪異的眼神,原來那是顆「烏龍球」。再次進球,確定踢入的是對方球門,為何仍是不算?只怪當時上體育課時太混,如今才會成為眾人笑柄。筆者花不少時間講解何為「越位」,仍看得出她還是一知半解。
- Jul 02 Wed 2014 02:19
普悠瑪號票賣光光 看得到吃不到
- Jul 02 Wed 2014 02:18
遊學打工熱 茶商:能否讓外國學生來採茶?
採茶工隨年歲增長逐漸凋零,技術接班斷層,茶產業該怎麼走?桃竹苗地區茶商展開搶人大作戰,一車一車採茶妹跟著「工頭」到處採茶。茶商們說,年輕人到澳洲農場打工摘櫻桃,政府可不可能開放外國學生採茶打工遊學?
- Jul 02 Wed 2014 02:15
他,愛石成癡 上山下海只為它
52歲的林國基愛石成癡,20歲就開始蒐集石頭,走遍全台各地收藏上千顆石頭,他不僅收藏,也自學石雕,其中以鐵丸石雕出的石硯最受歡迎。
- Jul 02 Wed 2014 02:13
土產店流行語:對陸客「乘十」以對
旅行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許高慶表示,零團費、低團費現仍存在於業界,這是雙方必要的磨合過程,預計這種情況還要再經過一、兩年,才有可能逐步走向健全。
- Jul 02 Wed 2014 02:11
添加玉米澱粉 30多年「潛規則」
市售超過九成米粉都添加玉米澱粉,業界表示,這個「潛規則」持續卅餘年,添加玉米澱粉對健康無害,主要是為提升口感,同時可壓低成本,但成本降低後也反映在售價。